项目负责人袁亮院士致辞 会议现场 8月30日,由中国矿业大学作为依托单位,袁亮院士主持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深地工程多场耦合动力灾变试验仪”项目推进会暨论证会在淮南顺利召开。会议邀请安徽大学俞本立教授、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周辉研究员、合肥工业大学夏豪杰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审计处处长李睿、中国矿业大学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蔚立元研究员、重庆大学甘泉教授
在中国矿业大学的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创新,诠释着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内涵。这里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老一辈科研工作者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求实创新的躬耕态度、胸怀天下的弘道追求和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实验室通过深入挖掘、梳理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事迹,将科学家精神元素生动地呈现给公众,其中最能体现科学家精神的,当属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们
校领导了解迎新情况 校领导与新生交流 校领导在学院迎新点慰问 校领导与新生及家长合影 校领导在文昌校区检查慰问 新生报到现场 新生报到现场 新生报到现场 新生报到现场 新生报到现场 新生报到现场 新生报到现场 文昌校区新生报到现场 新生与家人合影 新生与家人合影 8月30日至31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万余名2025级新生怀揣梦想汇聚中国矿业大学,开启人生崭新篇章。 新生报到期间,校党委书记刘波
活动现场 新书发布揭幕 对谈活动 8月30日下午,由南京出版传媒集团指导,《青春》杂志社和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联合策划的原创校园三行诗集《我在中国矿业大学的日子》首发式在我校人文与艺术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蔡世华,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项晓宁,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诗人胡弦,《青春》杂志社主编李樯,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青年诗人曹韵等出席仪式。我校有关部门负责同志
会议现场 8月29日下午,安全学院在博学大讲堂召开2025年度秋季学期教职工大会,推进部署2025年下半年重点工作。院党委书记宋冰主持大会并做总结讲话,院长翟成对学院2025年上半年工作进行总结,并推进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全体教职工参加了会议。 院长翟成为讲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颁奖,并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服务、安全生产等方面对2025年上半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他
近日,江苏省新媒体青年创新人才训练营在南京举办。期间,共青团江苏省委新媒体发展中心公布“2025-2026年度江苏共青团新媒体直联工作室”名单,我校“矿大青年”新媒体中心成功入选。 江苏共青团新媒体直联工作室是共青团江苏省委为进一步提升共青团网络宣传引领力,着力构建融媒宣传工作大格局,切实发挥示范带头和牵引作用,探索建立的江苏共青团“产品共创、人才共育”创新工作机制。此次共有20家单位入选,其中
会议现场 校党委书记刘波讲话 校长赵宏伟讲话 会议现场 8月29日上午,学校在南湖校区明德礼堂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全校中层干部大会,对新学期工作进行部署。校党委书记刘波主持大会并作总结讲话,校长赵宏伟对上半年工作进行总结、部署推进下半年工作。全体在校校领导、中层干部、教师代表、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负责人参加会议。 赵宏伟指出,今年上半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会议现场 副校长卞正富致辞 《洁净煤技术》副主编赵永椿致辞 8月26日至27日,洁净煤“碳”索(十七)——“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高质利用”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徐州召开。本次会议由《洁净煤技术》编辑部、中国矿业大学、《绿色矿山》编辑部联合主办,由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承办。我校副校长卞正富、《洁净煤技术》副主编赵永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曹景沛
开班现场 8月24日上午,由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联合举办的“实验技术队伍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在我校文昌校区正式开班。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王忠宾、清华大学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艾德生、中国海洋大学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王哲强、中国矿业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吴祝武出席开班式,仪式由我校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万志军主持。 王忠宾代表学校对参加本次培训的各位领导和学员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我校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中国科协科普部联合光明网推出“科学报国正当时”栏目,解读高校科技类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广大青少年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赓续科学报国传统,筑牢科技创新的根基和底座。 想让机器人帮你做饭、和机器人谈恋爱还是让机器人先替你去火星探探路?你对机器人有
学生参加创业计划竞赛 学生在社会实践基地实习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安全工程学院团委深入实施“青春铸魂”“青春赋能”“青春护航”“青春建功”四大工程,聚焦“思政引领、协同育人、志愿服务、科创报国”四大核心要素,通过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浸润学生日常,以培育“一流人才”为发展导向,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共青团工作体系,培育出一批批有信念、有梦想、有激情、有情怀的新时代安全青年,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