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矿业大学的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创新,诠释着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内涵。这里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老一辈科研工作者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求实创新的躬耕态度、胸怀天下的弘道追求和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实验室通过深入挖掘、梳理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事迹,将科学家精神元素生动地呈现给公众,其中最能体现科学家精神的,当属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们的手稿、笔记以及他们的生平事迹介绍。
基地全景照
作为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钱七虎院士与矿大结缘20多年,从实验室筹建之初便给予大力支持,担任了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20世纪60年代,他从国外学成归来,投身现代防护工程建设,60多年来建立了一系列学术理论与技术体系,解决了诸多关键技术难题。
钱院士还心系社会、无私奉献,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全部捐助贫困学生,迄今为止捐款2350余万元。基地通过展示钱院士的生平事迹、科研成果以及他与矿大的深厚渊源,成为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平台。
钱七虎院士工作照
作为实验室的现任主任,谢和平院士长期致力于采矿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在破断煤岩体力学研究方面成果突出,最早建立了矿山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开创了岩石力学分形研究新领域。实验室通过讲述谢院士的成长励志故事,从山村少年到矿大学子,再到国际知名科学家的历程,展现了他耐心与执着、挑战不可能、跨界融合、面向国家需求的科研精神与创新理念。
谢和平院士工作照
崔广心教授是我国矿井建设工程领域的杰出专家,也是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展的重要奠基人之一。1958年留校后,崔广心参与“震动沉井”凿井实验,专研冻结法凿井技术,牵头筹建特殊凿井实验室,参与国防工程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如“硬岩大直径深井钻机研制和钻井”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基地通过《矿大往事》等专题介绍,以及展示他的科研资料,让公众了解他为国家矿井建设和煤炭科教事业奉献的一生。
崔广心教授工作照
崔广心教授手记
为将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公众可感知的教育实践,基地还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将科学家精神传递给更多公众。
为弘扬钱七虎院士的科学家精神,基地依托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发起成立了“钱七虎班”,通过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构建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精英素养、全球视野的拔尖创新型人才;邀请谢和平院士为本科生开设“土木工程概论”公开课程,让学生们能够近距离聆听大师的教诲,感受科学家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风范。
此外,实验室还结合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开展“走进深地科学 建设科技强国”系列活动,通过科普讲座、实验演示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深地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同时,开展中小学生“走进教育基地 体验别样课堂”专题活动,让孩子们在触摸手稿、观看实验、聆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科学家精神的魅力。
在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中,公众可以参观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展示区、了解科学家的工作环境,还可以与科研人员进行互动交流。实验室还与中国矿业大学文博中心联动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文博中心的馆藏资源,共同传播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矿大特色精神文化。
当深地探测的钻头不断向地球深处挺进,当创新的火种在一代代科研人手中传递,这座藏于矿大校园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已成为无数后来者眺望科学星辰的精神坐标。
在这里,每一段故事都在续写,每一种精神都在生长——它如同一束穿透地层的光,照亮深地工程的未知征途,也照亮一个民族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坚定脚步,让科学家精神在时光流转中,始终焕发着穿越时代的力量。
原文链接:薪火之旅丨中国矿大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于无声处听惊雷 向地球深部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