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的《人民日报》整版刊登了2018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学院2015级本科学生轩吴凡名列其中。
本次入选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的100名学生代表是从约5万名优秀本专科学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中,经各省(区、市)和各高校推荐,由专家评审选出的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优秀代表。展示他们的风采,旨在激励更多年轻人勤奋学习、志存高远、奋发有为,进一步坚定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信念。
轩吴凡,女,汉族,1998 年 5 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学院2015级安全工程专业学生。
曾获两次国家奖学金、“创青春”大学生创业竞赛全国金奖等,收获两个国家发明专利,两篇论文分别被SCI一区期刊、国际匹兹堡煤炭会议收录。
歌德说过,“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大学是个充满魅力的地方,也是能够提升个人眼界和能力的地方。我的大学是一个不断体验、探索的过程,所幸经历三年多大学生活后,我见识了很多、受挫很多、收获很多,也坚定了自己最想到达的地方。
夯实基础,学业为本。我坚信美好的大学一定要有一份让自己满意的成绩单。大一入学时我就给自己定下明确的目标,我立志要做到踏实、好学、充满激情,我也深知只有奋发努力才能朝目标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在高中阶段我的物理不是很好,这对大学阶段力学、电学等课程的学习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我认为理学知识是工程的前提,没有夯实的理学基础是学不好工科的,更别提工程应用了。于是我制定了详细的 “补课”计划,通过请教书本、请教朋友、请教师长去弥补这一短板。我常常利用周末时间在图书馆阅览室进行广泛阅读以拓宽知识面,接着学习教材来弄清楚基础理论,遇到感兴趣的再查阅论文去看实际应用。这样长期积累下来,我发现不仅自己的弱势得到了弥补,知识面更是得到了拓宽。
高中时我的物理十分不好,大学之初也对工科抱有过畏难情绪,但当我读到“大学不是贩卖毕业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时,我的内心十分触动,我决定要勇敢挑战自己。从大二起我就主动接触科研,并且申报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第一次撰写项目申报书时,我查阅了大量背景资料,从选题到内容都经过了反复琢磨,并且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审视、不断修改,最终项目顺利地通过审批。这给我带来了心态上的转变,之后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我总能够自信积极地去解决:缺少专业知识?那就借教材自学;软件不会操作?那就搜集教程、反复练习;需要制作实物?那就设计定做零件、自行组装并不断改良……
经过两年的努力,我终于将矿井抑尘剂磁化设备做成了实物,还获得了矿大第一届本科生创新基金立项。这段科研经历承载着我大学最难忘的回忆:寒暑假有至少一半的时间在研究课题,曾无数次披着月光离开实验室,绞尽脑汁写出的论文被拒稿过4次。我也收获了人生第一篇SCI、两个国家发明专利、亲手做的设备实物、第一次在国际会议作presentation……这段经历更让我懂得了,追求梦想的道路从来不是坦途,只有依靠永不放弃的努力、依靠过人的硬实力才能抢抓人生机遇。
大三时我开始思考如何针对创新成果进行商业转化,还组队参加了“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这又是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凭借着强烈的兴趣我开始自学管理学科知识。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作为一个工科生,在备赛前期我十分吃力。一方面我要撰写产品及技术部分的商业计划书,另一方面作为队长我要协调好队伍分工、把关文本,这对我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能够担起队长的责任,我只有不断恶补相关知识,并且积极参与学校的创业课堂。慢慢地我体会到了商业计划书的撰写要点,在之后的备赛过程中我不仅能够给队友提出合理的建议,还负责了计划书全文的修改调整,当然这些进步也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指点。在不久前落幕的2018“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我所在的队伍获得实践挑战赛全国金奖、创业计划赛江苏省银奖,这段历程也画下了完美的句号。
在古代,读书人的抱负是要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分忧,为民请愿。当年五四运动时期,那些大学生能够以家国为己任,游行、抗议、被捕甚至致死,依然满腔热血。当下,和平年代不需要所有大学生都冲锋陷阵,但并不是所有从高校走出的学生都能称得上成材。我想做个知识分子,有家国情怀、有人文素养,有远大抱负、亦有实现的能力。
在学习之余,我主动承担志愿服务及学生工作。我曾经有一年半的时间扮演着勤工助学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有130多个小时活跃在各个志愿岗位上,有三个假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也收获了省级优秀志愿者、校年度服务标兵这些沉甸甸的鼓励。大三时我担任了学院团委副书记,参与组织近百场活动,现在我是团省委一名基层青年观察员,是校卓越青年学院青马工程九期学员。是这些经历帮助了我在探索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航向,也时刻敦促着我去践行身份下的责任与担当。
今年我参与了学校“一带一路”海外交流行,我亲眼看到了新丝路的发展,也感到了科技的巨大力量,更明确了科研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正是校歌中“莘莘学子救国重劳工”的坚持。在填报保研志愿时我义无反顾地选择坚守矿大,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因为我想要做一个担大任的青年人,用所学担起肩上的责任,立“开发矿业”之鸿志,树“造福人类”之理想。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回想起三年来的大学时光,我也曾经历了迷茫、挫折甚至失败,我也体会了奋斗、理想以及担当。时间的催化,使我变得更加博学、睿智、自信和成熟,也让我更加能够更好的肩负起对家人、对学校、对国家的责任。
我相信,梦里能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能到达。要有最坚定的步伐,与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