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金亮,数学学院2018级2班学生,连续两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本科入学至今以第一作者获得18项省级以上科技类竞赛奖励,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5项;在CCF中文目录中以第一作者录用4篇核心期刊正刊论文,其中2篇北大中文核心;以第一发明人实质性审查1项发明专利,授权3项软件著作权;以第一主持人身份负责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其中1项提前结题且成绩优秀。韩金亮和其他大学生有着不一样的经历。2017年9月,他压线考入化工学院。但他一直保持着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便决定转入数学类专业。而在当时,他已经错过了转专业的时间,在了解了学校的政策后,他毅然选择了通过降级进入数学学院2018级学习。在矿大学习的两年时间,他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也树立了转专业同学连续获得国奖的标杆。
“科研竞赛这条路,没有老师学长帮忙,那就放手一搏独自摸索。”初入大学,韩金亮对科研的认知处于“懵懂”状态——了解前沿知识,却因基础薄弱而止步不前;尝试课题研究,却没有机会与老师沟通交流;参加学科竞赛,却找不到入手点而一头雾水。在最迷茫的时候韩金亮选择了沉淀与思考,他从基础做起一步一步为科研铺路,提前自学高数线代等基础课程并尝试去做考研数学真题,仅用入学两个月的时间就以新大一身份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并获得了江苏省三等奖,成为了江苏省该赛事首位大一获奖的选手。“那是我进入大学获得的第一个奖状,仅仅用了两个月,很不可思议。”
凭借获奖的激情,韩金亮进一步自学编程技术与算法,选定人工智能为研究方向,以数学建模类竞赛为切入点开始自己的科研实践之路。在一年多的时间内,韩金亮以队长身份获得了2019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018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018年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数模类奖项。
除了数学建模类竞赛之外,韩金亮将研究重心转移到人工智能的实体转化上,学习软件设计与硬件开发,带队获得2019“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二等奖、2019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19江苏省交通科技大赛二等奖等非数学建模类奖项。短短两年时间,韩金亮已经以第一作者和队长身份获得了18项省级以上竞赛奖励,是本科生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相比于依赖他人带队参赛,我更相信自己的能力。”
“研究生能做的事,本科生也一样能做,而且可以做的不差。”相比于生化环材,数学和计算机方向更难出成果,但初生牛犊不怕虎,早在本科第一年韩金亮就独立寻找前沿课题编写计划书,大胆地申报答辩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并以极小的概率成功立项。“如果当初知道立国项的难度,我也许不会去赌国项名额,无法保证可以按时结题,回想起来甚是后怕。”在第一个国项的研究过程中,韩金亮与组员每周进行工作分配,解决每一步进展过程遇到的难题,开展实验与样本记录,脚踏实地并自主创新。
“草稿纸和编程器就是实验室,Github和arXiv就是导师,CSDN和知网就是师兄。”通过团队的不懈努力与刻苦研究,韩金亮选定CCF中文目录中推荐的期刊,开始人生第一篇期刊论文的撰写投稿,历经直接拒搞、录增刊退稿、重投复审、复审退稿、重投退修等各种“磨难”,花了近5个月时间才成功录用人生第一篇核心期刊正刊论文。“听说过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论文很难,没有老师挂名的情况下更难,但我们都熬过来了,有实力我们就不怕,总会得到专家认可的。”
最终,该项目进展顺利、成果显著,于次年提前结题并且成绩优秀。“提前一年结题国项,同时能评上优秀,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同时,在第一个国项的研究过程中,韩金亮对图像识别的方向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创新点,并将该想法单独作为子课题进行研究,同年再次成功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成为了第一个国项的“彩蛋”。
“真金不怕火炼,没有人可以定义我,除了我自己。”在获得第一次国家奖学金后,韩金亮开始反思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不同类型竞赛的“含金量”,辩证地看待学科竞赛的利与弊。
“数学建模竞赛不等同于数学建模,很多获国一的论文也会良莠不齐,数据和方法的真实性合理性在短时间内难以考证,真正的数模是拿来应用的,一个好的成果需要花时间去研究。”在任职矿大数模协会副会长期间,韩金亮鼓励同学们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为了竞赛获奖而捏造事实,在浮躁的环境下要不忘初心。他以自身为代表,为备赛组成员展示国赛模型的研究过程,分析每一步公式和计算数据的合理性,示范期刊论文的撰写过程。在2018年数模国赛的背景下韩金亮再次以第一作者直接录用一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正刊论文,成为本科生科研案例的优秀典范,激励着矿大青年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进。
“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无法实体转化的理论研究毫无意义,花三天时间能做出的成果一定是漏洞百出,根本算不上科学研究。”作为大创中心无人车与智能硬件实验室负责人,韩金亮致力于理论的成果转化。他对新型神经网络算法改进并应用于智能采矿方向,结合自己曾经在化工学院学到的无机化学知识,提出一种煤层突水灾害预警的模式识别系统。在矿业工程学院提供的实验条件下进行理论实践,历经半年时间进行独立自主的成果转化工作,代表矿业工程学院以个人作品第一作者身份参加2019年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历经种种严酷的淘汰赛制最终斩获省赛二等奖,同时基于该作品再次授权2项软件著作权、录用2篇核心期刊论文、实质性审查1项发明专利。“挑战杯是我干过最疯狂的事情,尽管没能晋级全国决赛,但我非常骄傲,因为我的个人能力超出了想象。”
“我不想成为下一个谁,只想成为第一个自己。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韩金亮认为,热爱生活永远比学习成绩更重要,没有必要为了追求所谓的优秀而给自己过度施压。在课余时间他加入院篮球队放松身心,在繁忙的间隙他去茶吧听音乐喝下午茶,在周末的傍晚他与朋友约火锅看电影。无论生活节奏多快,他也会想尽办法放慢脚步欣赏沿途风景;无论课程压力多大,他也会抽出时间寻找生活的乐趣。“如果连自己喜欢的事情都不敢去追求,那生活还有什么意义。”谈到降级转专业至数学学院,韩金亮认为只有选择自己合适的道路才能过上满意的生活,唯有热爱才有动力,精神世界永远高于物质世界。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他沉下心探索基础学科的奥秘,坚持万丈高楼平地起的真理。
谈及对未来的打算,韩金亮将集中精力于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方向,并专心扎根于基础课程的学习,与合作伙伴成立个人实验室,进一步深化研究成果;虽然不再参加更多的学科竞赛,但他将自己的竞赛技能和知识纲领传授给新时代青年:作为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中国高中战队的教练组讲师,他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培养高中生的数据分析技能,指导学生在国际总决赛中斩获金牌;作为中国矿业大学大创中心无人车实验室负责人和数模备赛组的核心教练,他在课余时间为矿大青年讲授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指导新生进行科研竞赛实践,短短一年时间实验室与备赛组的学员累计获得60余项省部级以上竞赛奖励、25人立项国家级大创项目、32人立项省级大创项目、10人录用或发表学术论文、5人持有专利或著作权。
毕业后韩金亮希望可以找到一份稳定而合适的工作岗位,继续将自己的能力奉献给社会。“时间很宝贵,没必要强迫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我可以主宰我的人生,我能改变命运的游戏规则,活出潇洒,活得率真。”
新媒体投稿邮箱:kdxmt@cum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