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媒体矿大 > 正文

赵跃民院士:搞科研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来源:中国科学报   摄影:中国矿业大学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5-04-20

4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赵跃民以“百年传薪火时代育新人”为题,为师生讲授“弘扬教育家与科学家精神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专题报告。

赵跃民院士作报告

赵跃民介绍了我国科技发展现状,结合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大战略需求、“双碳”目标等,指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他系统阐释了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内涵与时代价值,指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与科学家精神,不仅是建设教育强国与科技强国的强大动力,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泉之一。

他回顾了中国矿业大学百年历史沿革和一代代矿大人薪火相传的奋斗史,结合矿大的“大先生”典型事迹,勉励大家秉承先辈精神,努力学习,勇于探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他重点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学科发展,回忆了其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如的悉心培养,并结合自身经历,介绍了如何带领团队攻克矿物加工技术领域难题,指出科学研究既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又要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崇高价值追求。

结合学校未来发展目标,他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在学科建设和能源领域拔尖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方面的新模式,嘱托学校青年教师和学子积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能源革命和“双碳”目标带来的机遇,贡献矿大智慧和矿大力量。

在互动环节,赵跃民就“青年教师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工作”“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冷热专业现象”等问题与师生深入交流。他勉励广大青年教师正确认识教学相长的逻辑内涵,以高水平科研促进高水平教学,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推动科技进步。

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作总结讲话。她指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对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要将以赵跃民院士为代表的教育家和科学家作为榜样,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四有”好老师,努力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据悉,本次报告是中国矿业大学依托教师先进典型、讲好具有矿大特色的“大思政课”的生动实践,也是该校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和庆祝建校116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

原文链接:赵跃民院士:搞科研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编辑:李居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