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郑玉倩)近日,第十四届江苏企业发展论坛在南京召开,论坛公布了江苏省企业发展工程协会科技成果奖(质量奖)的评选结果。由中国矿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徐州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联合申报的“文化遗产数字保护与人工智能AI+现代传播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江苏省企业发展工程协会科技成果奖。
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矿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在市两汉文化研究会的牵引下,结合各自优势开展业务共建,通过学科交叉将一系列前沿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解读与现代传播。
中国矿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组织联合团队,围绕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文物利用过程中的技术需求开展科研攻关与技术应用。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创新与应用,在汉画像石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团队利用双目视觉与三维扫描建模方法,拓宽汉画像石的信息保存维度,首次探索模拟适应人体视觉的汉画像石数据保存与记录方法,优化汉画像石文化遗产丰富内容的保存方式。目前,团队还在紧密推进建设徐州市汉代历史文化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即标准化汉代遗址、遗迹、墓葬、出土文物等信息,基于GIS平台构建地理信息查询管理系统和地理空间数据库,整合考古发掘记录及相关学术研究资料,构建全面的历史文化事件时间线。
合作期间,双方还联合开展了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公众考古与科普工作,吸引青年力量投入徐州两汉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截至目前,已有40余名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十余个不同学科的大学生、硕博研究生,通过科研训练、公众考古与志愿服务,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中来。
“把前沿技术引入文化遗产保护意义重大,将切实提高文化遗产内涵价值的研究阐释和传播水平。”市两汉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君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