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媒体矿大 > 正文

【中国煤炭报】以党建强师资,助力煤矿智能化

来源:《中国煤炭报》2024年7月11日第3版   编辑:李居铭    审核:刘尧    发布时间:2024-07-12浏览数:


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党支部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师资队伍培养,持续加强三全育人和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煤炭行业等培育卓越工程人才。

打造过硬师资队伍

我们将党支部建设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紧密结合,团结带领党支部教师,推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蓬勃发展。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国家“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中国矿业大学“动力中国·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电子信息党支部教学科研团队获评江苏高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中国矿业大学“优秀教学科研群体”。

近5年来,我们获省部级教学、科技奖励33项,授权发明专利47项,出版专著23部,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有5人次获评校优秀共产党员、校教学突出贡献奖等荣誉和奖励;退休教师于洪珍荣获高等教育领域教学重奖“杰出教学奖”、获评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是引领我们接续奋斗的“大先生”。

培育卓越工程人才

我们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二年级及以上本科生配备导师,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选题、立项、实验、数据分析、总结报告或学术论文的科研全过程,面向学生开展系统化的科创指导,形成“全过程、浸润式、多维参与”的科研能力培养模式。

我们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专业前景,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积极弘扬和传承科学家精神,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其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指导学生树立解决专业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志向。

近年来,我们指导的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奖励100余项,产出研究成果100余项。

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综合素质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导师为我们提供了实践平台,在研究方法、学术写作等各方面对我们进行指导,为我们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23届本科生毕业生、现就读于浙江大学的吴天泽说。

产学研结合解难题

我们积极对接国家能源战略和中国煤炭发展规划,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将智能传感与矿山物联网、图像处理与视觉分析、智能信息处理、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等方向的教学科研成果应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升级需求和行业高水平人才培养,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

近年来,我们面向中煤集团、山东能源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煤炭企业开展煤矿智能化讲座50余次,组织党员走进煤炭企业调研,与一线技术人员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当前煤炭企业关注的热点和急需解决的难题。

2023年,我们联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中国矿业大学主办煤矿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技术交流会,交流视觉识别、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在煤矿的创新实践,研讨典型应用场景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推进煤矿人工智能典型场景应用,加快人工智能与煤炭行业交叉融合和赋能应用。

5年来,我们共获得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5项,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矿山安全生产科研攻关、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和江苏省产学研等省部级项目30余项;作为主要起草人编制《煤矿工业智能化矿井设计标准》(GB/T51272-2018)、《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技术规范》(MT/T1167-2019)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0余项。

作为“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煤矿安全隐患视频图像智能识别技术及装备》骨干研究团队,我们利用暑假时间,组织骨干教师和研究生深入煤矿生产一线,采集现场数据,了解实际需求,为煤矿智能化建设贡献力量。

“揭示煤矿瓦斯、火、粉尘、顶板重大灾害安全隐患特征及视频图像响应规律,研制基于边缘计算的煤矿AI视频智能监测装备,实时感知煤矿井下人员作业规范、设备状态、环境安全隐患,实现就地实时识别和联动预警,对提高煤矿安全预警水平,推动煤矿智能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电子信息党支部党员李松说。

(作者系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