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奋进之歌 > 正文

【我身边的好老师】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记我校教师Ⅰ类荣誉称号“师德楷模”获得者、环境与测绘学院教授郭广礼

来源:大学生传媒中心 赵灵瑞 潘锦璇 石亮灿   编辑:李居铭    审核:刘尧    发布时间:2023-09-25浏览数:

我校环境与测绘学院二级教授郭广礼以责任、奉献要求自己的工作,为人师表、爱岗敬业,获得我校2023年教师Ⅰ类荣誉称号“师德楷模”。

他从教39年,言传身教,克勤尽力,培育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曾三次被评为中国矿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他着眼于国家需要,注重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结合,深耕矿山沉陷与特殊采煤领域,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7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

心系国家需求,坚定理想目标

郭广礼15岁时考入中国矿业学院地质系矿山测量专业学习,19岁留校工作。回忆起在矿大期间的求学经历时,他说:“上学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写在我们班后面黑板上的口号: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这个标语成为郭广礼努力学习的方向罗盘。

郭广礼入学时,学校刚在徐州建校,学生每两周都要进行植树劳动。虽然每次都会累得大汗淋漓,但郭广礼并不觉得苦,“大家都在努力上进,我也想不断进步。”郭广礼说。大学期间,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空闲时间,他就带着课本去教室学习。“当时国家需要发展,我们青年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发展作贡献。”郭广礼真切地说。

毕业时,郭广礼接受组织分配留校任教。他说:“服从国家分配、听从学校调配是每个毕业生对国家发展需求应尽的义务。”1984年8月,郭广礼被分配到中国矿业学院新成立的测量物探系“三下采煤”研究室工作,主要从事矿山开采沉陷与“三下”采煤、矿山测量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三十九年以来,他一直坚守在一个岗位,一个领域,努力工作,扎实进取,长期奋斗在科研、教学一线。

在工作中,郭广礼时时刻刻牢记作为一名教师和煤炭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每次感到很累但有工作需要完成时,他都会和工作“死磕”,有时为了完成任务,工作到凌晨是家常便饭。甚至假期,他依然在办公桌前忙着工作。当被问及周末是如何放松时,他说:“没什么别的事情的话,我一般周末也会在办公室工作,累了的话就去散散步。”

 坚持问题导向,根植现场搞科研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创新的动力源,立足实际需要,才能将研究根植于祖国大地,这一点郭广礼深有体会。“选题来源于国家需求和现场工程需要,从中挖掘科学技术问题并去研究解决它。”这是郭广礼一直以来奉行的科研选题与研究所坚持的方向。

1995年至1998年,在杨舜臣、何国清等老教师的带领下,郭广礼先后参与了山西潞安矿业集团五阳煤矿热电厂扩建工程、安徽淮南新庄孜煤矿选煤厂改扩建工程采空区场地稳定性评价与处置等科研项目,通过深入现场调研,他深刻认识到,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煤炭能源保障的巨大需求,以及地面土木工程建设与煤矿采空区不良地基所存在的地基稳定性和建设用地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

于是,他从此问题入手,探寻研究思路, 2000年以“废弃采空区破裂岩体变形机理与沉陷控制”为题第一次申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并获得了批准。在研究揭示老采空区破裂覆岩和地面建设场地变形机理基础上,提出了老采空区场地残余变形预测方法、地基稳定性评价方法和地基处理与变形控制的技术对策,为采空区场地建设再利用所面临的地基稳定性和建设适宜性评价与工程治理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郭广礼表示,作为科研工作者,不仅要积极做好和生产一线工人的沟通,还要站在工人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要做一个实务者。“科学研究不能仅是坐在办公室中做研究,更要下到基层,多去与一线的科技人员交流,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和问题。”郭广礼说。在1985年他第一次担任领队,带领81级的10名学生到矿区进行实习和调研时,他将大家分为三个小组安排到三个煤矿,轮流到各小组指导进行井上下测量实习调研。在调研中,他以身作则,带领同学们与基层技术人员共同下井,合作开展井上下测量和技术交流,了解最真实的现场情况,为后续的问题研究提供了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

赓续时代薪火,倾心培育英才

郭广礼不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播者,更是连接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桥梁。在课堂上,他会向同学们强调,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要将所作研究对应到需求上,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他常用科研实践中的工程案例与同学们进行讨论,将思政教学融入讲课中,不仅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与真实性,还锻炼了学生的研究思维,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身上的时代重任。

郭广礼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有一段时间,曾有一名学生因家庭出现困难,在学习生活中以及科学研究方面都表现得有些心神不宁。他细心地发现了学生的状态,经常与其聊天谈心,仔细了解了学生的家庭状况后,他一边对他耐心开导,一边帮他协调各项科研事务,让他安心地回家处理问题。郭广礼对他说:“不管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及时提出,老师和学院之间都会做好调整与解决,和你共同渡过难关,解决难题。”十多年前,一位硕士研究生因父亲身患重病,需要做手术,但被高昂的手术费难住了。郭广礼知道后毫不犹豫地拿出两万元钱交给学生,让他安心回家照顾父亲治疗。

郭广礼认为,课堂是师生,课后是朋友,亦师亦友是与学生相处的理想状态。1986年他担任矿测86级1班的班主任,经常在饭后或晚自习后走进学生宿舍,与学生们一起讨论生活、时事、科学研究等话题,帮助学生解决专业思想和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郭广礼说,从教39载,他热爱自己倾心耕耘的事业。认真负责,实地考察,将国家需要和工程需求放到第一位,是郭广礼教授对待科研的真实写照;关爱学生,投身实际,将科研和教学相结合,是郭广礼对待教学的严谨态度。每一个科研攻关的深夜,每一场三尺讲台前的授课,每一次向学生伸出的援手,都是他对质朴无华、无私奉献、脚踏实地的最好诠释。每一项科学项目的成功申报,每一次科研、教学成果的取得,也都是对他刻苦钻研,扎实工作的最好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