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作大会报告

会议现场
11月7日至9日,第九届能源资源系统工程学术年会在中国矿业大学举办。本届年会由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能源资源系统工程分会和中国矿业大学联合主办,国际能源转型学会协办,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碳中和与能源战略智库及国家能源安全系统管理与智能决策实验室共同承办。会议以“新型能源体系与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国内外能源资源系统工程领域8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500余名专家学者,共商能源资源高质量发展大计。
开幕式于11月8日上午在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明德礼堂举行。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黄军利代表学校致辞。他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在能源资源特色领域的学科优势与研究积累,强调本届年会主题紧扣国家“双碳”目标与能源高质量发展战略,期待通过深入交流共同探索系统工程赋能能源转型的创新路径。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杨晓光研究员代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致辞。他回顾了年会的发展历程与学术品牌价值,指出在当前能源体系深刻变革的背景下,系统思维与系统工程方法是应对复杂性能源挑战的关键,并期待与会学者充分利用此平台激发思想、促进合作,共同推动能源资源系统工程学科的繁荣与发展。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丁志华教授主持开幕式。
本次会议包含大会报告、特邀报告、平行报告、分组报告和院长论坛等环节。大会报告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作题为《创新范式与数算能网极综合交叉工程》的主旨报告。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汪寿阳作题为《谈新时代的几个风险管理问题》主旨报告。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作《“十五五”能源高质量发展前瞻》主题报告。国际能源转型学会理事长施训鹏作题为《能源转型的多维度重塑与再平衡》主旨报告。智利塔尔卡大学Ernesto Santibanez Gonzalez教授作题为《The Global Energy Shift: Decoupling Growth from Carbon Through Green Hydrogen Innovation》主旨报告。日本京都大学Seiichi Ogata教授作题为《Decarbonization and Energy-Economic Security: Growth Strategies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主题报告。大会报告分别由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能源资源系统工程分会理事长范英、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杨晓光、江苏大学副校长田立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周德群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吴三忙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苏斌研究员主持。
会议设置了12场特邀及分组报告,覆盖“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能源结构与能源效率”“能源环境经济与管理”“数字经济与低碳发展”“能源环境系统与建模”“生态文明与高质量发展”“气候变化与风险管理”“能源金融与碳交易市场”“能源管理与政策创新”“环境规划与政策评估”及“科技自立自强与能源技术创新”等研究方向。各分会场特邀报告专家包括:北京理工大学郝宇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吴巧生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於世为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王辉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张明教授、天津大学解百臣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衣博文副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于洋副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查冬兰教授、厦门大学张博教授、广东工业大学贺勇教授、合肥工业大学周开乐教授等。来自全国高校与科研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分组汇报了最新研究成果,现场交流讨论热烈。
11月9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段宏波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苏斌研究员、同济大学邵帅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高湘昀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张林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群伟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吕涛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王建良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明明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谢杨副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赵晓丽教授等,在平行报告专场进行了主题报告。
会议期间同步召开了能源资源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暨院长论坛。与会的高校院长、学会理事及业界专家聚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产学研用协同等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为凝聚学界共识、推动领域人才队伍建设与合作范式升级提供了重要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