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视点新闻 > 正文

我校两个教师团队分别获得“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第三批认定和第四批入围

来源:人力资源部 史一然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5-09-06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认定名单和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我校林柏泉教授作为负责人的“矿山安全工程教师团队”成功通过第三批创建示范活动认定,张吉雄教授作为负责人的“煤炭资源绿色智能开采教师团队”顺利入围第四批创建示范活动。

“矿山安全工程教师团队”自2023年入围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以来,始终以解决国家重大问题为己任,从实验室到企业一线,用科技力量守护生命安全,为平安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团队传承“老中青”传帮带传统,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团队所在学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成员先后获国家优青、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霍英东青年科学奖等荣誉;首创“四协同”培养理念与科教融合师生混合党支部,构建“五化合一”育人体系,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及行业特等奖,指导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等赛事中屡获国赛奖项;聚焦瓦斯、动力灾害等难题,发明监测预警装备,创建煤燃烧动力学理论,提出致裂增透新方法,承担国家级项目15项、国企攻关项目110余项,参与事故救援和开展安全培训等20余场次,助力煤矿事故率显著下降。

“煤炭资源绿色智能开采教师团队”于今年7月申报。团队源起我校1952年成立的采矿教研室,一直以“能源报国”为使命,贯彻“四有”好老师标准,传承钱鸣高院士等“大先生”精神,建成全国党建标杆院系和江苏省党建样板支部;大力弘扬“采矿三永远精神”,打造“大国矿业、能源报国”育人品牌,事迹获《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深度报道;团队成员获国家杰青、国家重大人才项目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多人次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跻身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以“两优理念”构建“四融合、三协同”育人体系,打造《采矿学》等4门国家一流课程,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虚拟仿真中心,首创智能采矿特色班、国际采矿班,主导发布全球首个《智能采矿人才培养共识》,指导学生学科竞赛斩获“挑战杯”特等奖等15项。近五年团队获批国家级项目40多项,承担企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70余项,技术服务300余项,构建80余个实践基地和产学研平台,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0余项。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已连续有四个团队入选,居全国高校前列,是学校在新时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重要论述的生动体现。学校将持续大力弘扬黄大年精神,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支持更多教师团队在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社会服务中再创佳绩,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谱写新篇。

编辑:李居铭   

一审:桂夏辉   

二审:刘尧

三审: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