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视点新闻 > 正文

我校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温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多燃料发电/储能循环的关键理论与技术”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召开

来源:化工学院 陈婷   摄影:孙璐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5-04-17

会议现场

与会人员合影

4月15日,中国矿业大学作为牵头单位、王绍荣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中温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多燃料发电/储能循环的关键理论与技术”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徐州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彭苏萍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赵跃民教授,苏州大学李亮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先锋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吴伯荣教授,东南大学肖睿教授,清华大学王海辉教授、史翊翔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夏长荣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熊岳平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蒋文春教授和复旦大学汪国雄教授组成专家组,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项目主管陈洋子线上出席会议并讲话。学校副校长王忠宾出席会议,化工学院、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实施方案论证阶段,由专家组组长彭苏萍院士主持。

王忠宾代表项目承担单位致欢迎辞。他表示,学校积极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并以此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引和关键契机,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开展前瞻性、引领性研究,在实现碳中和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突破方面担当作为。学校作为项目承担单位,将认真落实好主体责任,为项目实施提供坚实保障,希望项目组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确保项目研究任务和预期目标按期完成。

陈洋子解读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管理规定,对项目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导建议,希望项目团队瞄准能源科技前沿,明确技术攻关路径,提升多燃料循环下中温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相关参与单位要严守考核标准,注重科研诚信,规范经费管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项目实施方案论证环节,项目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分别围绕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实施计划、预期成果及考核指标等内容,详细汇报了实施方案。专家组对项目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及风险防控措施进行了质询与评议,并提出指导意见。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选题紧扣国家能源转型重大需求,技术路线清晰,创新性突出,团队研究基础扎实,单位分工明确。经审议,一致同意项目实施方案论证通过。

来自中国矿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和西北工业大学等参与单位30余名项目骨干参加了活动。该项目聚焦中温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在高效多燃料发电与循环储能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瓶颈,拟研究关键材料离子输运机制与多燃料可逆电催化机理,探索电化学反应与能质输运耦合机制,开发多燃料RSOC发电/储能系统样机,开展多场景示范验证,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编辑:李居铭   

一审:段晨龙   

二审:刘尧

三审: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