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视点新闻 > 正文

南开大学张静教授应邀来我校作主题讲座

来源:人文与艺术学院 刘冠彤 葛瑶瑶 姜媛   摄影:吕开全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5-04-13

讲座现场

张静教授作报告

讲座现场

4月11日晚,在南湖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张静应邀作“千古诗情日日新——从《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谈起”主题讲座。校党委书记刘波,党委副书记蔡世华、李江涛出席讲座。讲座由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邱雪玫主持。

张静教授结合自己参演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的实际感受切入,围绕“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读古诗?”“诗是什么?”“我们读懂诗了吗?”“中国古典诗词之美体现在何方面?”四个问题,分享了她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以经典古籍中关于诗歌的描述为本,结合生活中生动有趣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解读了诗歌的本质内涵以及当代人读诗、学诗、写诗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她谈到,诗歌并非文字游戏,而是民族精神的基因载体,从杜甫“安得广厦”的济世内核到王之涣《登鹳雀楼》的隐喻哲思,皆印证诗歌可跨越时空实现“生命对话”,唤醒心灵、寄托精神。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到顾随的《稼轩词说》,再到钱钟书的《谈艺录》中关于“人生三重境界”的共通之处,她指出,诗歌以其音声之美、意境之美和品格之美的三重境界,浸润、影响并提升人的感性能力、审美观念和道德境界,读诗需以诗心润修为,“中国说诗教,不是教作诗,是使做好人”。最后,作为叶嘉莹先生的嫡传弟子和学术助手,张静教授深情讲述了叶先生半生颠沛流离却隐忍执着,以诗歌照亮前路的人生经历,追忆了叶先生情牵华夏,以诗教薪传实现报国之志的百年坚守。她希望我们能够跟随叶先生的脚步,成为古典诗词的爱好者、传播者,共同实现中华诗教的当代传承。

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从“如何平衡诗词研究与现实压力”到“AI时代如何守护诗意”,再到“如何在现代社会发出更有影响力的诗词声音”,张静教授和同学们深入交流分享,引导同学们将古典诗词内化于心,以古人的诗意浸润现代生活。讲座最后,张静教授为师生签名留言,墨香氤氲间诗情绵延不绝。

近年来,学校站在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系统开展文化育人工作,通过名家讲座、文化对话与跨学科交流,深化师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探索人文精神与时代使命的融合路径,进一步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本次活动同时也是学校人文与艺术学院和美育中心承办的中国矿业大学“文昌讲坛”第四期报告会。有关职能部门和人文与艺术学院相关负责人及220余名师生参加讲座。

编辑:李居铭   

一审:赵红灿   

二审:刘尧

三审: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