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视点新闻 > 正文

第二届中国微细粒矿物选矿技术大会在我校召开

来源:化工学院 廖寅飞   摄影:孙璐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5-04-01

会议现场

校党委书记刘波致辞

大会主席刘炯天院士致辞

赵跃民院士主持大会主旨报告

3月29日至30日,第二届中国微细粒矿物选矿技术大会在我校召开。本次会议由我校联合郑州大学、中南大学、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关键金属选冶及高纯制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等22家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共同主办,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多家单位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传尧,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炯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姜涛,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徐政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赵跃民,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刘清侠,墨西哥科学院院士宋少先,中南大学原常务副校长胡岳华,武汉科技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张一敏,广东省科学院原党委书记邱显扬,中国五矿集团首席科学家陈雯,贵州科学院副院长张覃,江西理工大学原副校长邱廷省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王忠宾主持。

刘波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学校正秉承百年办学的崇高价值追求,朝着建设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行。此次中国微细粒矿物选矿技术大会就行业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深入研讨与交流,是一次才智交融、思想碰撞的高水平学术盛会,对于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构建绿色、低碳、高效、智能的微细粒矿物分选加工体系,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聚焦突破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努力在选矿技术的创新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取得新突破,在助力矿产资源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体现新作为。

大会主席刘炯天院士致辞,他指出随着全球经济对战略矿产需求日益增长,矿产资源开发已成为国家能源安全乃至供应链安全的重要议题,战略矿产大国博弈日益加剧。无论是煤炭能源的持续保障,还是新能源与信息产业发展对矿产资源开发提出的新要求,微细粒选矿正面临“不是主要的,但一定是重要的”诸多挑战。强调要推进学科交叉,强化选冶一体化,促进产学研合作,年轻人既要能做基础与技术,又能做实业与产业,中国选矿任重道远,但前途光明、前景广阔。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孙传尧院士介绍了中国花岗伟晶岩型锂辉石及伴生矿物综合回收技术,刘炯天院士分享了浮选流体动力学最新研究进展,胡岳华教授探讨了微细粒矿物浮选研究进展,刘清侠院士、宋少先院士、陈雯教授级高工、杨华明教授分别围绕气泡稳定性、微细粒选矿进展、微细粒铁矿与共伴生关键矿产选矿,以及生物医用矿物材料等主题作了精彩学术报告,共同探讨中国微细粒矿物选矿技术的前沿科技发展,不仅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行业洞察、研究启发和前瞻性思考,也为选矿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智慧和思路。大会主旨报告环节分别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赵跃民、新疆工程学院副校长冉进财教授主持。

29日下午至30日上午,大会设置了“微细粒难选矿物浮选强化技术与应用论坛”“微细粒难选矿物物理分选技术与应用论坛”“微细粒难选矿物选矿装备与智能化论坛”“微细粒难选矿物选矿药剂技术与应用论坛”“微细粒矿物资源回收、纯化及材料技术论坛”“微细粒难选矿物加工优秀青年论坛”等6个分论坛,共举办了153场学术报告。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围绕微细粒矿物分选理论、技术、装备和智能化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共同探索行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挑战,促进微细粒选矿水平提升。

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太原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贵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四川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深圳技术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新疆工程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广西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合肥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南华大学、华北理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安徽科技学院、三峡大学、九江学院等33所高校,以及广东省科学院、贵州省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铝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设计院、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栾川龙宇钼业有限公司、威海市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矿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矿检测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康普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企事业单位,共计500余人参加了学术交流会议。

编辑:李居铭   

一审:张海军   

二审:刘尧

三审: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