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视点新闻 > 正文

我校承担的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

重点专项项目正式启动

来源:科学技术研究院 张博 矿业工程学院 陈旭阳   摄影:科学技术研究院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5-04-01

会议现场

会后合影

3月29日,由中国矿业大学作为项目承担单位,刘峰教授主持的“基于数字孪生的灾变结构智能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和李国君教授主持的“露天转地下开采典型灾害事故风险防控关键技术及示范”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重点专项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徐州召开。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社会事业处项目主管冯飞胜出席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葛世荣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曾滨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孔彦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见中研究员等4位项目跟踪专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王家臣教授、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原副主任高广伟研究员、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石长岩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訾斌教授、中国地震应急救援搜救中心胡卫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付文俊研究员等6位技术专家,以及财务专家北京和兴会计师事务所刘博高级会计师组成专家组,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出席会议并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指导。副校长卞正富出席会议,学校安全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负责人以及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方工业大学、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徐工国重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课题研究骨干等7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分开幕式和实施方案论证两个阶段,分别由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段晨龙和专家组王家臣教授主持。

卞正富代表项目承担单位致欢迎辞。他表示,近年来学校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瞄准解决制约能源安全和行业发展的科技难题,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联合校内外优势创新团队,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努力提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能力。中国矿业大学作为项目承担单位,将履行承担单位主体责任,为项目实施提供保障,规范过程管理,希望项目组严格把控项目质量和进度,确保项目研究任务和预期目标按期完成,提升灾害防控科技支撑能力,助力平安中国建设。

冯飞胜系统解读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管理要求。他表示,我国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领域面临复杂挑战,项目实施应紧扣“实战化、应用化”导向,积极打造煤矿安全开采科技标杆。各项目参与单位应强化协同创新,压实项目承担主体责任,确保项目高效推进。项目组全体科研人员应严守科研诚信,夯实技术路线,以“数据真实、过程规范、成果过硬”为准则,高质量完成项目预期目标。

在项目实施方案论证环节,项目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围绕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实施计划、预期成果及考核指标等内容,详细汇报了实施方案。专家组通过质询为项目高质量实施提供了专业技术指导,进一步明晰了技术路径、优化了实施方案、强化了风险预判。经专家组审议,一致通过两个项目的实施方案论证。

此次两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启动实施,是学校深入服务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举措。“基于数字孪生的灾变结构智能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项目旨在面向坍塌场景应急救援的重大需求,攻克灾变结构应急救援装备设计制造与智能操控、应急救援智能决策与作业自主规划等关键技术问题。“露天转地下开采典型灾害事故风险防控关键技术及示范”项目旨在建立露天转地下开采覆岩移动安全评价理论,研发致灾体空间位置精准探测新装备,为露天转地下开采典型灾害事故风险防控提供重大科技支撑。

编辑:李居铭   

一审:段晨龙   

二审:刘尧

三审: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