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初衷,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
有一种坚持,是为了贡献更多力量
有一种付出,是为了培育优秀人才
从大学时接触到煤炭行业起,他就从未离开过这个领域
他是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学院教授窦林名
“当时上大学就是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就学什么东西。”回忆起往事,窦林名仿佛回到了1979年。那一年的窦林名意气风发,抱着一颗学成报国的心,奔赴了象牙塔。
窦林名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成为了科研达人,刚考入大学时的他成绩还有些落后。为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他和室友们一起制定了科学的学习计划并且四年如一日地执行下去,最终实现了本科阶段从班级倒数第二到正数第二的进步。他说:“我是我们班‘唯二’考上研究生的人,甚至差点就能出国了。”年轻的故事还历历在目,时至今日,窦教授仍保持着对新事物的学习热情,不断丰富自己、挑战未知。
1994年,窦林名应国家计划跟随访学团到波兰学习。已经参加工作的窦林名从未接触过波兰语,在出国前的一年准备期期间,他只能工作学习两手抓。尽管学习了一年多的波兰语,初到波兰的他仍然存在语言障碍,生活、人际交往上也都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为了学习波兰采矿研究的理念,他迎难而上,勇敢走出门用生涩的波兰语和当地人交流,通过沟通的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在不断努力下,他的波兰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波兰的学习也渐入佳境。窦林名说:“我的博士论文就是用波兰语写的。”短短的一句话中融入了多少艰难、多少辛酸,只有窦林名自己知道。
求学路上的困惑与艰辛,孤身闯荡的孤独与寂寞都难不倒窦林名,他总是凭借自身的坚定的意志攻下迎头而来的困难,变化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他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和对科研工作的满腔热血。他拼搏着,未曾想过放弃。
如今,窦林名团队拥有全球最大的远程监控系统,可以监控国内各地的矿井,甚至可以查看一些国外矿井的实时情况。但在上世纪末,冲击地压的研究在矿大几乎没有,全国范围内也寥寥无几。1998年,窦林名从波兰回到心心念念的祖国后,冲击地压的项目研究才真正开始发展。虽然起步晚,但是在窦林名的带领下,团队做出来的成果数量在全国所有的冲击矿压研究项目中名列前茅,效果和世界上其他研究机构相比也最为显著。
所有的光鲜亮丽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1998年窦林名回国的时候,正是国家煤炭事业发展最低谷的时候。矿上的资金链短缺,员工们拿不到工资,工作环境差,但他还是毅然选择回国。“冲击地压在国内很少,你研究有用吗?以后能不能继续做下去?”面对其他人的质疑,窦林名仍坚守自己的初心:“我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是能源。而在中国,煤炭是主体能源,如果没有煤,人民的日常生活很难维持。”
虽然已经做好了面对困难的心理准备,但当真正面对时远比想象中更艰难。困难比预想中还要多,多到每一步都是坎,每一天都为研究的课题绞尽脑汁。窦林名常常出差坐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亲自下矿井进行勘探,虽然条件艰难,但他从不抱怨。窦林名的一年,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都在四处奔波,国内的矿跑遍了,国外的矿也跑遍了,他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科研道路也越走越光明。
1983年,窦林名考入了矿大北京研究生部,师从岑传鸿教授,开始了在煤炭领域的探索。“我的老师是当时全国第一批优秀教师之一,我是他的第一个研究生。他的课讲得非常好,拿一张纸就可以讲好几个课时。”讲起自己的导师时,窦林名的语气里有着载不住的敬佩和骄傲。他和他的导师一起做研究,学习老师的思路,并在老师的思路上进行扩展,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而在教授自己的学生时,窦林名也会用同样的方法。他说:“我培养研究生和其他老师不一样。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地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包括查文献、写综述、写报告、做实验、项目总结、鉴定报告和一系列现场技术问题的解决。我要求所有的研究生都必须经过这一套全面的训练。我希望他们将来在工作中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他认为,老师是传授思想的,把自己知道的东西教授给学生,并引导他们。学生则要根据老师的教导,进行学习和思考。把老师的思路学会,然后扩展到新的领域。
当学生有什么困难时,他会想办法去帮助;当学生有什么需要时,他会竭力去指导;当自己出现的错误被学生指出时,他会虚心接受;当研究遇到难题时,他会和学生一起商量讨论。亦师亦友的相处模式,促进了他和学生的关系,也让双方都得到了提高。今年,窦林名的团队中有二十多个毕业生,其中一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四人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十人获得矿大优秀博士论文。从窦林名的团队走出去的学生,有的去了企业,有的去了科研单位,留在企业的大多都成了技术骨干,留在科研岗位的基本上都是团队的主力成员。
窦林名已经在岗位上努力奋斗了数十年,但是他对研究的热情丝毫未减。每回想起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他都不曾后悔。未来,他希望能为国家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祖国的煤炭事业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