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贵州坚持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环境并重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关注近年来贵州保护生态环境,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文章介绍,近年来,贵州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发展、安全、生态一起抓,走出一条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环境并重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报道介绍,贵州省围绕重点产业,培育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科学家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通过“东部总部+黔南基地”“东部研发+黔南制造”等模式,柔性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科研团队,推动产业释放新活力。贵州省矿产资源丰富,地质条件复杂。2024年以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贵州局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加强技术创新。“我们瞄准矿山安全科研攻关与技术创新,助力贵州矿山安全高效采掘。”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贵州局局长王韶辉表示,巷道围岩协同支护技术、孤岛工作面“双留巷”开采模式等技术成果应用,促进了贵州矿山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在学校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贵州局的合作与指导下,中国矿业大学贵州研究院积极推进政校企科技合作。其中,龙景奎团队重点围绕煤矿灾害协同治理与安全高效开采方向强化技术创新和引领,在煤矿采掘系统优化布局、井巷协同支护、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尤其是孤岛工作面“双留巷”开采、巷道支护-沿空留巷-瓦斯抽采协同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和明显成效,比如井巷协同支护、特殊顶板协同控制、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等先进技术被写入《贵州省煤矿顶板管理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并在全省煤矿进行推广和应用。通过团队共同努力,这些先进技术及成果在六盘水恒鼎实业公司、贵州省朗月矿业投资有限公司、贵州大西南矿业有限公司、贵州金鑫煤业有限公司、贵州织金三甲矿业有限公司等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形成了多个安全高效开采模式,中国能源报、贵州日报、贵州新闻联播、多彩贵州网等媒体分别进行了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