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奋进之歌 > 正文

【弘扬教育家精神 争做新时代好老师】守初心无惧岁月,育桃李注重传承——记我校2023年教师荣誉称号(I类)获得团队、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来源:大学生传媒中心 周青清 张灏 李正熙   编辑:李居铭    审核:刘尧    发布时间:2023-12-29浏览数:

编者按:99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与会教师代表指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为深入学习贯彻教育家精神,新闻中心对获得学校教师荣誉称号(I类)的教师(集体)进行了专题采访,现推出专题报道,以激励广大教师以他们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镜头之下,他们身姿挺拔,仪态端庄,令人如沐春风。学者之态与师者之风尽显。对于电气学子而言,他们就是引路人:教着最基础的课,讲着最真诚的话,拥着最热忱的心,从事着最高尚的事业。

匠心巧运,同心合力

“我们的教学宗旨与目标就是为电气专业的同学打下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教学团队骨干教师邓先明掷地有声。

在电气基础课程体系中,电路理论、模拟电路与EDA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机与拖动基础等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最为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在电气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些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将会直接地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的学习。

为了稳步提升教学质量,团队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于教学中引入了雨课堂、慕课堂、腾讯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建立了课上-课下教学互动新模式,在提供了更好的课程互动手段、最大程度地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同时,实现了对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教学数据的收集。依托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持续推进多项省级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团队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改革,打造高品质课程资源,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已建成 5 门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 门次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 门次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次江苏省首批一流课程,为同学们提供了优质的课程学习资源,提升了教学质量,为一流专业建设提供有效助力。

在课堂之外,团队还从实验教学与管理、教材编撰、视频资源整合、竞赛指导等方面进行教学分工与合作,每位老师都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贡献力量。同时,学院也在制度层面和资金层面上给予重视和支持,在教研资金充足、实验室建设较为完备、同行之间交流广泛的良好环境下,教学团队呈现出“分工有序,同心合力”的良好风貌,全心全意的付出只为“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与时偕行,以践促学

为了紧跟时代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团队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实践能力。

“实验室是电气学子的第二课堂。”这是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张洪航对电气基础课程的第一印象,他也是电路理论课程的助教,“实验的操作过程会加固对知识点的掌握,提高实践能力。”不同于课堂的授课,实验更加偏向于是一种主动的知识学习。遇到问题时,以主动姿态带着问题去重新认识和巩固这些知识,“这不仅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点的认知,还能同实践结合起来,锻炼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具备一定实操能力的基础上,团队将教学眼光延伸至科研领域,以期科研人才的进一步培养。团队成员在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同时,积极承担科研项目,主持完成国家863项目、江苏省科技厅支撑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等项目,并主持横向课题多项。为构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团队老师将承担的前沿科学研究课题成果及时总结,并整理成适合课程的案例引入教学。如此,一方面将理论应用具象化,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有助于提升创新能力。同时,以教师之科研带动学生之实践,在团队中有了生动展现。近五年来,团队累计指导大学生训练计划项目23项,指导的学生多次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以科教融合的方式,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是科研反哺教学的生动实践。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教学本就是教师的本职工作。”这是教学团队带头人刘晓文以及团队中所有教师的初衷和心声,团队一直秉承着学校“老中青、传帮带”的优良传统。

团队中大部分教师都跟着刘晓文老师和邓先明老师助过课,两位老教师凭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和奉献之心帮助年轻教师磨课、听课、评课,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传授给身边的年轻老师,带动青年人一起进步。

受益于“传帮带”,团队中徐瑞东、薛雪、马草原、胡堃、蔡丽和陈桂真等老师在教学一线工作实践中磨炼,在各项教学能力竞赛中历练,在科研项目上锤炼,很快成长为中流砥柱。他们紧跟时代脉搏,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及时更新教学资源,抓住关键,找准重点,阐明规律,常讲常新,致力于打磨“好课”;把大赛当作自己教学水平历练和教学效果检验的试金石,不断争金夺银,为青年教师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青年教师杨龙月、王攀攀、张扬和廖志娟,他们都有着一颗好学向上的心,主动接受老一辈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传承“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反复学习和平日备课过程中,能及时找出问题和困惑,带着疑问向老教师请教。在老师们的听、评、议中汲取经验、打磨课程,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仅注重知识传授、能力提升,还非常重视价值塑造,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不断提升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和科技强国的家国情怀,努力引导电气学子真正成为国家电气行业优秀的栋梁人才。

心向国家,面向学生,身向教育;置于基础,敢于创新,甘于奉献——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始终不负初心,肩担使命,以传承之风,造国之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