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奋进之歌 > 正文

【我身边的好老师】踔厉奋发攻难题,潜心钻研促创新——记2022年度“煤炭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矿业工程学院副教授程敬义

来源:大学生传媒中心 张小文 董惠文 孙明锐   编辑:李居铭    审核:刘尧    发布时间:2023-06-06浏览数:

持之以恒投身科研、桃李不言教书育人,这是我校矿业工程学院程敬义副教授的工作缩影。近年来,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行业协会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9项。秉持着“把简单的事情极致化、复杂的事情系统化”的自我要求,程敬义总是满怀热情、一丝不苟地投入工作,2022年度“煤炭青年科技奖”便是对他的肯定。

抓重点,投身科研十五载

选择科研道路,坚定科研目标,对程敬义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

2008年是煤炭行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吸引了众多人才投身煤炭行业。程敬义选择跨专业考研,期望为煤炭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研究生入学前,他在导师张益东教授的帮助下,主动到徐州周边的柳新煤矿实习。柳新煤矿当时仍采用落后的炮采炮掘工艺,各类条件也很不完善。但程敬义坚持下矿和煤矿工人们一同工作在一线,井下近两个月的实习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了煤矿工人的艰辛,同时也坚定了他立足企业及行业实际需求、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提高生产效率及安全水平的想法。

进入博士学习阶段后,他在导师万志军教授指导下加入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团队,围绕矿压大数据分析与利用进行研究。经过长时间的钻研,团队建立了基于矿压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的采场支架与顶板状态智能感知技术体系,实现了顶板来压智能预测、冒顶智能预警及支护质量动态诊断,利用大数据智能化分析手段,与传统矿压理论优势结合,实现了矿压监测与分析手段的飞跃与提升。

深耕科研工作的十余年间,程敬义先后主持纵横向科研项目近20项,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5项,多项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并取得经济效益,为推动煤矿岩层控制技术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持恒心,贴合需求进行攻关

从事研究工作以来,程敬义始终注重理论创新与现场需求密切结合。

2019年在菏泽矿区考察期间,程敬义发现在井下高温、高湿、高盐水环境下,巨野煤田矿井普遍存在巷道锚杆、锚索等锚护材料严重腐蚀现象,成为诱发巷道顶板事故的潜在隐患。为尽快攻克难题,他自费购买并改进了一系列实验设备,带领学生围绕腐蚀影响因素、机理及防护等技术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此外,针对现有巷道围岩地质力学测试存在的效率低、实时性差、费时费力等问题,他带领团队开展了地质信息智能随钻探测装备研发、反演模型开发和精准支护等系列研究工作,成功将室内随钻探测研究成果应用于现场实践。

以需求为导向,立足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与发展方向,保持发现问题的能力、并持之以恒地解决问题,这是程敬义一以贯之的原则,在这背后是长年累月的实地勘测、数据分析等繁杂工作,他曾打趣道:“矿大采矿人是做着最前沿科研工作的,同时也是最接‘地气’的人。”

重传承,研学并重育人才

“我首先是一名教师,然后才是科研工作者。”程敬义主动担任2015级、2019级采矿专业本科生班主任,通过定期班会、聚餐聚会和单独谈话等形式,指导学生学业、增进师生情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件件认真务实的工作,促进了班级优良学风的形成,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此外,程敬义还非常关注学生个人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他指导的学生创新项目曾荣获“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及三等奖多项。

研究生培养方面,程敬义注重将团队研究规划与学生兴趣融合,尽早为学生确定研究方向,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文献阅读、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等科研方法,适时安排学生深入煤矿现场开展实践工作。“程老师很注重培养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跟着他学习,感觉成长很快。”他的研究生刘克臣说道。

在教书育人岗位上兢兢业业,在科研工作中激流勇进。作为高校青年科技工作者,程敬义继续坚定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