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为灵光村争取到专项帮扶资金200余万元、各类帮扶物资价值84万元、顺利完成灵光村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精准实施“六个一”帮扶工程……作为灵璧县虞姬镇灵光村驻村第一书记,我校总务部综合办公室综合事务主管董亮参与并见证了灵光村一次又一次进步。
驻村两年的时光,在忙碌中转瞬即逝。回顾来路,董亮有感而发:“投身一线驻村工作,参与到我国‘两个百年’计划中,是我作为一名老党员无上的荣耀。”他用书香润泽着灵光村孩子的成长,用汗水浇灌着灵光村脱贫攻坚的硕果。
脱贫攻坚,让所有人有饭吃
2020年,正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也是董亮成为灵光村第一书记的第一年。当驻村第一书记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交到董亮手里时,灵光村还有7户15人没有脱贫。
新人入村,困难重重,对董亮来说,加班到凌晨早已成为了家常便饭。村路崎岖,许多地方汽车不能达,董亮便靠着一双腿,走遍了灵光村六千多亩土地:来到田间地头,走到村民家中,真切了解基层最迫切的需要;开拓思路,积极与乡镇、村级干部交流思想,规划灵光村的发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灵光村最后7户15名贫困人口顺利脱贫,实现了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56户432人全部顺利脱贫摘帽,脱贫攻坚眼看就要大获全胜。
天有不测风云,村里一户本来已经脱贫的家庭却遭遇了飞来横祸。这户人家的男主人突遭严重车祸丧失劳动力,家中还有患有精神疾病的妻子和正在读初中的双胞胎孩子,全家人的生活根本无从保障。董亮主动牵头,对这个家庭进行重点帮扶。先后将该户四口人全部纳入低保体系,并列为村里唯一的脱贫监测户。为了保护这家患病的妻子,董亮积极联系了当地精神病院对其收治。同时他也联系协调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专项设立“灯塔助学金”,学生党员们每月为双胞胎兄妹捐款700元,一直持续至今。
除了政策上的关怀,他还自掏腰包为这个家庭购买了保险。日常生活中,董亮常常带着生活物资走到这户人家中,询问大家的生活情况,关心双胞胎的成长。现如今,男主人的身体正在逐步恢复,吃穿用度都有了保障,双胞胎兄妹的学业也没有落下,妹妹的成绩更是名列前茅。
真情付出,全力以赴。董亮用耐心、细心、真心,将实实在在的幸福种子种在灵光村村民的心里,也让脱贫攻坚的果实,落进了每一户村民的家里。
发展产业,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何发展产业让村民们的钱包鼓起来?自担任第一驻村书记那天起,这个问题时刻盘旋在董亮的脑海。
为了寻找适合灵光村发展的新产业,董亮双管齐下,一方面与当地成熟的企业安徽绿信现代化农业有限公司开展中草药种植的合作;另一方面,在村里寻找有想法、有干劲的年轻人作为产业带头人。
在董亮的指导下,产业带头人租了五十亩光伏基地,董亮也下田试种第一批中草药作物。发展农业并不容易,农人劳作辛苦,作物生长受气候影响大、见效周期长……这些虽然都是董亮在试验田经常遇到的问题,但在一次次摸爬滚打中,起初毫无经验的他已经能够对田中作物名字、习性信手拈来。如今中草药试种已初见成效,即将扩大种植规模。
除了新兴的中草药产业,董亮还将目光投向了当地的传统作物——夏庄萝卜。
夏庄萝卜作为当地特产,近几年的销量却在走下坡路。为了复兴萝卜产业,董亮同样找到了一位产业带头人,由带头人出面与种植萝卜的村民沟通,将萝卜集中收购。为了打开销路,董亮与学校进行联系,由工会牵头号召老师们购买,两年共销售近三万斤,可观的经济效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灵光村民加入了种植“夏庄萝卜”的行列,产业带头人也成功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发展绝不止步,董亮决心将夏庄萝卜转型为高端化产品。他再次联系我校设计专业师生团队围绕传统文化和特色农产品为“夏庄萝卜”进行产品包装、形象设计,将其升级打造为特色农产品品牌,同时还为“夏庄萝卜”进行了产品商标注册。这些工作提升了萝卜的附加值,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利润。
两年时光,董亮为灵光村擦亮了中草药和夏庄萝卜两块金字招牌,在他为灵光村描绘的致富梦里,村民的干劲更足了,钱包更鼓了。
搞好教育,让孩子的精神富起来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教育帮扶是董亮心中最要紧的事:“如果我只能为灵光村做一件事情,那么我希望这件事情就是改善灵光村的教育事业。”
回忆起第一次到灵光小学的场景,董亮仍然难忘那一刻的心酸。董亮初进校门时,害羞、胆怯的孩子们只敢远远地站在一边观望。由于学生较少,仅有五个年级六个班,投入使用的六间教室里是老旧的桌椅、讲台和黑板,简陋的布局与城市里现代化的教学课堂形成鲜明对比。除了教学环境简陋,全校仅有十余位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在老师们非常看重的图书室里,董亮了解到,由于经费不足,这里的图书早已破旧,但孩子们最喜欢来的地方就是图书室,这里经常聚满专心阅读的孩子。
这样的场景坚定了董亮改善学校教学条件的决心,他向学校领导汇报了灵光小学的情况。学校得知情况后,向灵光小学捐赠了一大批办公设备,全校教职工也自发为灵光小学的孩子们捐赠图书。除此以外,董亮也从多渠道为灵光小学争取资源,共筹集各方投资约十八万元。如今,灵光小学的图书室里已有四千多册书籍,智能化的多媒体教室和研讨室都已经建成。
除了完善硬件设施,董亮还组织开展了现代化教学培训、集体备课、教学研讨交流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助力教师们提升教学水平。除此以外,董亮还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模式,将丰富的知识引入校园,组织我校大学生“网络羽翼支教团”在灵光小学开展常态化网络支教;联合新浪扬帆公益基金,开展系列网络主题教育活动;联合灵璧县人民法院为灵光小学全体师生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这一系列涵盖了提升教学水平和提高文化素养的举措,不仅让孩子们在县统考成绩中比肩实验中学,也极大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真正做到了“智志双扶”。
如今,当董亮再次走进灵光小学,孩子们碰见他不再害羞躲闪,而是用一句句响亮的“老师您好”迎接着董老师。“这就是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幸福。”董亮说起这些,眼中闪动着幸福的光芒。
如今两年任期已满,翻开董亮的工作日志,每一笔都记录着他工作的点点滴滴,每一页都记录着灵光村的欣喜变化。“我无愧于矿大对我的信任与毫无保留的帮助,也无愧于灵光村愿意相信我的村民们。”董亮用心驻村、用爱帮扶,把幸福的种子种在村民的心田,也展现出矿大人在乡村建设工作中的靓丽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