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学术聚焦 > 正文

中国矿业大学牵头编制的国家标准《燃煤锅炉火焰温度

图像检测技术规范》正式发布

来源:低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余波 陈树亮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5-09-10

8月29日,由我校牵头制定的国家推荐性标准《燃煤锅炉火焰温度图像检测技术规范》(GB/T 46084-2025)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发布,计划于2026年3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填补了我国燃煤锅炉火焰温度图像检测领域的国家标准空白,将为行业确立统一技术规范,助力燃煤锅炉从“经验运维”向“精准管控”转型。

该标准由中国矿业大学牵头,联合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7家高校、科研单位以及相关企业共同完成。我校低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余波、周怀春、刘方三位老师为该标准编制工作的主要起草人员。

作为我国燃煤锅炉火焰温度图像检测领域的首个国家标准,《燃煤锅炉火焰温度图像检测技术规范》开创性构建了无接触式温度精准测量技术体系,通过明确“图像采集-图像处理-辐射标定-辐射测温”全链条技术路径,实现炉膛火焰温度场的非侵入式实时监测。标准系统规范了图像处理算法、辐射强度标定方法、测温误差控制等核心环节,对设备布置方案、数据处理流程作出刚性界定,形成覆盖“采集-分析-应用”的闭环技术框架。这一系统性设计为科学评估燃烧状态、动态优化燃烧参数奠定了技术基石,使锅炉燃烧控制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驱动”成为可能。该标准的发布首次确立了行业统一技术规范,将显著提升燃烧控制精度,助力燃煤机组燃烧效率提升、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为智能电厂建设提供关键测温技术支撑。

近年来,低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并将标准化建设作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学院与行业龙头企业主动搭建常态化沟通桥梁,通过深化技术交流、拓展合作维度,成功推动一批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此次《燃煤锅炉火焰温度图像检测技术规范》的编制,正是学院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典型实践——从技术研发到标准制定全程深度参与,彰显了科研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编辑:李居铭   

一审:王守刚   

二审:刘尧

三审: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