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校园快讯 > 正文

高校实验室“解锁”研学新体验——中国矿业大学附属中学来校开展2025秋季研学活动

来源: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张凯   摄影:王思鉴 金栢辰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5-10-29

活动现场

为充分利用高校实验室优质资源,深入推进大中小教育协同育人,10月28日下午,学校组织10个二级单位实验中心联合附属中学面向全体高一学生共同举办2025年秋季研学活动,共有500余名师生参加。

精心筹备:定制化设计衔接中学需求

为让研学活动精准匹配高中生认知特点与学习需求,学校与附属中学提前谋划,充分沟通,面向各实验中心共征集相关实验教师60余名、实验项目50余项。本次活动聚焦采矿、化学、物理、生物、电工电子、计算机、机器人等领域,遴选了11个项目组织实施,教学形式包括科普讲座、原理探索、实践操作、趣味实验等。

特色体验:多样化项目提升科学认知

矿业工程学院的“采矿工程的古今变迁”项目通过模型讲解、虚拟仿真体验让同学们系统了解了我国煤炭开采的发展历史和能源资源绿色智能开发等内容。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的“日光灯电路结构的探究与实践”项目通过动手操作让同学们了解了电路的基本原理、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安全用电知识。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的“矿岩、煤岩及古生物化石标本参观”项目让同学们直观感知地球46亿年的地质演化历程,深刻领略自然造物的壮美奥妙与生命演化的神奇轨迹。化工学院的“胶体光影探索”项目,将传统豆腐制作融入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理解胶体的核心特性;“水箱液位的计算机自动控制”项目,让同学们在实践中真切体验到智能化控制的乐趣。电气工程学院的“新能源发电与智能电网”项目让同学们在实验室就能体验到工业级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风光互补发电应用及新型光伏智能微电网系统,对新能源发电技术、储能技术及智能微网技术有了系统了解。低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氢能与燃料电池”项目让同学们了解了氢能与燃料电池基本知识,通过实验操作,实际体验了“太阳能—氢能—电能”的转化和存储过程及未来零碳能源系统的运行方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智能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项目向同学们系统介绍了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同学们还实际体验了机器人的操控。环境与测绘学院的“无人机基础飞行操作实践”项目让同学们在了解无人机飞行基本原理的同时体验了飞行操控。

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科学采矿及实验装备”项目,结合采矿现场面临的实际问题,向同学们系统介绍了科学采矿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学校自主研发的采矿及矿山灾害防控先进实验装备。炼焦煤资源绿色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纽扣电池原理与制作”项目在介绍电池原理的同时让学生们实际体验了纽扣电池的组装过程。

长效探索:“实验室开放+”模式拓宽育人边界

实验室开放是学校挖掘实验室资源潜力、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观念、崇尚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自2023年以来,学校已举办7期中小学开放专题活动,累计6000余人次参与,形成了“实验室开放+科普”“实验室开放+研学”“实验室开放+帮扶”系列融合模式。本次活动将面向对象从中小学生拓展至高中生,进一步拓宽了实验室开放的辐射范围与育人维度。

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推动实验室开放与科技创新紧密协同,将前沿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室开放资源,并与附属中学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让“实验室开放+”成为大中小一体化育人重要纽带。

编辑:李居铭   

一审:吴祝武   

二审:刘尧

三审: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