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现场

互动交流

互动交流

颁发聘书

与会人员合影
5月9日下午,来校参加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的国家级传承人应邀参加“传承创新·育人共生·文旅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主题论坛。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美育中心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来自非遗工坊社团、《劳动教育与实践》课程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同学们与非遗传承人们,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深度交流。论坛由中国矿业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建筑与设计学院孙亚云教授和建筑与设计学院赵潇老师共同主持。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传承人范伟群、苏绣传承人姚惠芬、南京金箔锻制技艺传承人葛才金、扬派盆景技艺传承人罗玉燕、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传承人张佰林、徐州香包传承人王秀英、徐州剪纸传承人王桂英和邳州纸塑狮子头传承人刘印玲等8位老师分别讲述了非遗技艺的发展历程,并与在场师生就“非遗传承的当代挑战与创新路径”“非遗与高校育人工作的双向奔赴”“非遗与文旅的深度融合”等三个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会上还举行了聘任仪式,8位非遗传承人受聘为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矿业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研究中心“非遗导师”。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持续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致力于搭建非遗保护与创新的优质平台。此次论坛通过学术研讨、交流互动,专家学者和师生们共同探讨了非遗与现代教育的融合路径,为下一阶段开展“课程链+实践链+创新链”三链融合模式,系统推进非遗在当代高校的活态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推动非遗在学校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开设通识课程、打造实践工坊、创新选修课程,形成“非遗+”研学生态,不断深化课程创新,构建非遗育人体系,促进非遗与现代科技、艺术、设计等领域的融合创新,助力培养具有文化传承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为非遗的保护和发展贡献高校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