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校园快讯 > 正文

我校汉乐团登上“央视频”平台,以汉乐为媒乐动中秋

来源:人文与艺术学院 刘振   摄影:人文与艺术学院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4-09-23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9月16日,由徐州园博园联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云听和音乐之声共同打造的《徐州园博园音乐嘉年华》在园博园内火热启幕,本次活动由总台云听、央视频同步直播,我校人文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振,教师姚佳慧、王伟卓、尤颢然和汉乐团的同学们以汉乐访谈、作品展演、文化互动等形式参与活动。

直播中,主持人与刘振就我校汉乐复原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刘振向在场和线上的观众朋友们介绍了我校仿汉乐团的建设情况和已取得的成果,并着重展示了编钟、编磬、建鼓、瑟、竽等具有典型汉代特征的乐器。随后,汉乐团以第七届江苏省大艺展一等奖的获奖作品《大汉气象》向观众们描绘了巍巍大汉王朝国泰民安、歌舞升平、开疆拓土、万国来朝的恢弘气象,彰显了汉代作为大一统的封建制国家鲜明的文化特质。人文与艺术学院王伟卓老师在汉乐团中演奏竽,尤颢然老师演奏键盘笙。接下来,姚佳慧老师又上演了古筝作品《苏武思乡》,作品题材取自人们所熟悉的历史故事——苏武牧羊,借以抒发爱国主义情怀。最后,姚佳慧老师与艺人霄磊共同参与了文化互动环节,姚佳慧老师向观众们展示了汉代乐器瑟,并演奏古代作品《梅花三弄》和现代作品《沧海一声笑》,受到线上线下观众的热烈欢迎。

近年来,中国矿业大学深入实施“兴文战略”,提升“以美育人”成效,持续加大对汉代音乐文化研究、汉乐团建设以及课程教学的支持力度,逐步构建“教学+科研+艺术实践”三位一体的汉乐教育传承发展模式。通过持续建设,我校成立实验音乐考古团队,组建特点鲜明的仿汉乐团,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余篇,复原6件汉代乐器,原创4部仿汉音乐作品,开设汉代音乐文化主题系列课程,逐步打造中国矿业大学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

编辑:李居铭   

一审:赵红灿   

二审:刘尧

三审: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