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现场

校党委书记刘波致辞

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致辞

教育部矿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赵跃民致辞

王国法教授作特邀报告

赵跃民教授作特邀报告

潘一山教授作特邀报告

吴爱祥教授作特邀报告

论坛现场
5月21日,2025全国高校矿业类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论坛在东北大学举行。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煤炭无人化开采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国法教授,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首席专家、金属矿山开采安全与灾害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运敏教授,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教授,辽宁大学党委书记潘一山教授,教育部矿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矿业大学赵跃民教授,教育部矿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科技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吴爱祥教授以及来自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东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新疆工程学院等高校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来自国内各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53家单位300余人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张吉雄主持。
刘波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感谢,回顾了矿大与东北大学的渊源,并介绍了学校的事业发展现状。她说,近年来,学校持续深化矿业类人才培养改革,在探索矿业人才培养新范式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她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交汇点,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肩负着重大责任。此次论坛围绕矿业类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建设等进行交流研讨,对于构建新时代矿业人才培养体系,必将起到促进作用。下一步,学校将积极发挥行业特色高校优势,聚焦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加强与兄弟高校合作交流,构建更加紧密的矿业教育共同体,携手开创新时代矿业人才培养新局面,为加快建设能源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冯夏庭代表承办单位致辞,他向莅临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东北大学矿业工程学科的发展情况。他表示,当前全球矿业正面临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的深刻变革,对矿业类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论坛以“矿业类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改革与实践”为主题,汇聚了全国矿业教育领域的顶尖专家和同行。希望通过此次论坛,与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矿业类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过程中的改革路径与实践经验,共同应对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希望通过大家的智慧碰撞,为矿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赵跃民代表教指委致辞,简要介绍了教指委近年来的工作情况。他表示,在能源革命与“双碳”目标交汇关键期,矿业类高等教育要主动担当起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支撑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的时代使命。当前国家新工科建设2.0正深入推进,矿业类高校要积极构建“X+人工智能+矿业”的交叉学科体系,培养多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现代化智能矿山建设对智能化采矿人才的需求。他强调,面向教育强国目标,矿业类人才培养在价值引领上,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矿山脊梁”;在课堂教学上,要及时将前沿科技转化为教学资源,打造产教融合新范式;在学科发展上,要以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为基础和牵引,形成有组织科研新模式与前沿交叉领域人才培养新机制。
会议期间,共举行了35场关于矿业类人才培养的高水平报告。王国法教授、赵跃民教授、潘一山教授、吴爱祥教授先后作了特邀报告。王国法指出,数智化是重塑矿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并分析了智能采矿数智基础“信息设施升级-关键技术突破-全链协同应用”的内涵,他对专业建设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推进跨学科“新工科”体系,构建智能采矿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二是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通过“选-育-用-留”全链条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及战略领军梯队;三是改革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以创新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加速智慧矿山技术研发与教育体系改革。赵跃民在报告中全面回顾了教指委在高等学校教学、咨询、指导、评估、服务过程中所开展的工作以及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教指委任期内参与全国高校采矿工程教学年会、多批矿业类国家一流专业遴选等工作情况进行系统总结。他强调,要以学科突破为引领,重点把握矿业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设背景、使命目标,并提出在科技创新、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校内改革与校际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潘一山以高等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验证问题为背景,深入剖析了“场景—问题—创新”的模式,并系统说明了“场景—问题—创新”的核心范式。他阐述了基于场景和问题所建构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链式体系,为打造新时代大学“场景—问题—创新”智适应新生态提供参考。吴爱祥以当前国内外矿业开采现状、矿业发展形势、国内外一流大学的教育计划为切入点,指出了当前国家矿业工程本科教育存在的相关问题。他建议做好矿业类本科教育,要科学规划,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要转换观念,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要扬帆出海,构建国际等效的课程体系。
闭幕式上,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本次会议承办单位东北大学将会旗交接到下届承办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手中。
据悉,此次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矿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煤炭教育协会、中国矿业大学主办,东北大学、深部金属矿智能开采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煤炭无人化开采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指导,由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辽宁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46家单位共同协办。论坛的召开还获得教育研究学术刊物《煤炭高等教育》《中国煤炭报》《煤炭科学技术》编辑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