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视点新闻 > 正文

 “三进”铸魂・数智赋能・传播导向——教育强国建设引领

高等外语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来源: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林妍 李哲   摄影:孙璐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5-05-23

研讨会现场

校党委书记刘波致辞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丁晓昌致辞

研讨会现场

5月22日,“三进”铸魂・数智赋能・传播导向——教育强国建设引领高等外语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徐州召开。大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矿业大学承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大中小学外语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校党委书记刘波、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有中、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丁晓昌、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学学会会长袁靖宇、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徐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副总编辑常小玲、江苏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李霄翔、常务副会长王海啸以及《当代外语研究》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杨枫等参加会议。我校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祖大庆主持会议。

刘波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她对与会专家和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学科建设基本情况。她表示,近年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三进”工作要求,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外语教育思政建设、构建新时代外语核心课程体系、培养讲好中国故事具备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融合型人才,形成了具有矿大特色的育人模式和发展路径。高等外语教育聚焦“‘三进’铸魂・数智赋能・传播导向”开展研讨交流,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外语教育工作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她强调,学校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主动对接国家战略,进一步加强外语专业建设,培养更多的国际传播人才。

丁晓昌在致辞中指出,“三进”工作具有深远的政治、教育和国际意义,并提出加速培养传播中国声音的外语人才、将“三进”工作与数智赋能紧密结合和实现高校与实务部门协同创新等建议。徐庆介绍了江苏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并指出本次研讨会聚焦数智时代外语教育新发展与“三进”工作新路径,将有力推动江苏高等外语教育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常小玲表示,推进“三进”工作是加强国家国际传播、提升软实力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和教育改革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外研社将与各高校携手同行,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共同努力。

孙有中、袁靖宇、黄友义、杨枫分别以“深化‘三进’工作,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全球竞合新格局下的中国高等教育重构”“高度重视‘三个意识’的培养——从对外翻译的角度看‘三进’”“人工智能时代外语教师的素养重构”为题作主旨报告;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英语专业部副主任万健玲、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刘婷婷、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幸君珺和南京大学高级讲师张沂昀分别做工作交流。

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探索数智时代外语教育新发展与“三进”工作新路径,推进高等外语教育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来自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江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教务处、国际合作交流处、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负责人以及任课教师200余人参加研讨会。

编辑:李居铭   

一审:张向东   

二审:刘尧

三审: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