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今年秋季学期,中国矿业大学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联合打造的“安科国创班”迎来首批30名本科新生。该班级由矿大与安科院共同培养,双方瞄准安全应急人才尤其是能胜任复杂场景技术攻关高端人才的稀缺,着力培养具备科技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据《中国安全应急管理人才发展报告(2024)》测算,全国安全应急人才缺口达550万,其中能胜任复杂场景技术攻关的高端人才更加稀缺。针对这一痛点,“安科国创班”聚焦安全生产领域高层次人才供给不足、工程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脱节的突出问题,探索“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记者了解到,首批30名学生均通过矿大孙越崎学院在今年暑期安排的“高考成绩+综合面试”面向2025级理工类本科新生选拔产生。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赵宏伟表示,“‘安科国创班’是双方在安全应急领域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探索,也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具体实践。”
为确保首届“安科国创班”高起点运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周福宝教授担任该班“引领班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院长翟成教授担任“学术班主任”,班级还聘任2位“生涯班主任”,实行“双导师制”,每位学生将同时配备矿大的学术导师与安科院的产业导师,确保学术视野与工程能力同步提升。
“安科国创班”以“打破学科壁垒、强化实践赋能”为核心特色,包括了安全类、化工类、机械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等矿大5大类优势学科专业。学校从安全、化工、机械、控制、计算机等相关学科专业中遴选优秀师资和学生,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课程设置上,“安科国创班”突破单一学科限制,融合安全科学、人工智能、化学工艺、应急管理、智能装备、数据科学等多领域内容,构建“基础理论+前沿技术+交叉创新”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践环节中,学生将在安科院重点实验室、实训基地以及大型相关产业领军企业现场开展“三段式”实践:大一参与基础实验与企业认知,大二进入科研项目组参与技术攻关,大三以“项目制”形式在导师的带领下完成安全生产领域真实工程课题,实现“从课堂到现场、从理论到应用”的无缝衔接。

作为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国矿业大学在该领域拥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人才培养经验。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作为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国家级科研机构,长期承担着行业战略研究、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的核心任务。双方此次携手是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兴安”战略号召的双向奔赴,聚焦安全生产领域高层次人才供给不足、工程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脱节的突出问题,通过校院深度合作,不仅能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更能让学生提前接触行业前沿问题,努力缩短安全生产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周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谢诗涵
原文链接: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8ea4ddce4b07f5190203b73?t=1760186531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