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媒体矿大 > 正文

36城72社区,“大学生应急科普万里行”

打通基层科普“最后一公里”

来源:光明网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5-10-10

为响应国家“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号召,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应急治理与国家安全研究院于今年暑期组织了“全国大学生应急科普万里行”社会实践活动。该活动由江苏省应急管理创新团队的18名教师和70余名本科及研究生组成,分为18支小分队,于7月至8月期间奔赴全国36个重点城市(包括31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72个社区,开展了一系列应急科普调研活动。实践内容以“访谈调研摸清底数、问卷收集精准需求、科普宣讲赋能群众”为核心,致力于推动应急科普进入社会基层“最后一公里”。

  扎根一线:摸清基层社区应急治理的“家底”

  围绕“老旧小区应急设施老化如何破解”“特殊群体应急帮扶难点”等现实问题,实践团走访了全国31个省市的基层社区。在各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团队成员与社区负责人、网格员及物业管理人员进行深入交流,重点探讨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构建、风险隐患排查、应急物资储备等议题,系统梳理社区在基层预案制定、人员培训、信息传递和协调联动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

  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团队总结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消防设施更新困难、适老化改造不足应急响应机制缺失等问题,同时也收集如“社区应急互助小组”“智慧烟感联网报警”和“应急物资共享驿站”等地方创新做法,为我国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估与提升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科普赋能:“理论+实操”让应急知识“活起来”

  实践团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了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应急科普活动。在面向儿童的科普环节中,团队注重以互动体验增强理解,通过玩偶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播放防火防电动画、组织防拐骗情景剧及防溺水闯关游戏等多种方式,将重要的安全知识融入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不仅显著提高了儿童的参与兴趣,也有效帮助他们掌握基础的自救与互救技能。

  对于老年居民较多的社区,团队侧重实用性和信息传达效果,采用大字体、多图示的PPT课件,结合真实案例,深入讲解家庭火灾预防与地震避险等知识,并归纳出“老旧电器及时换、油锅起火盖锅盖”等简洁易懂的口诀。每场活动还设有现场答疑环节,及时帮助老人解决实际困惑,切实提升了老年群体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增强了社区整体防灾避险水平。

  机制创新:搭建应急科普长效合作的“连心桥”

  围绕“如何实现从‘一次活动’到‘长期赋能’的转变”以及“高校智慧如何持续助力社区应急”等关键问题,实践团在走访全国多地社区过程中,积极探索可持续的校社联动机制构建。团队与多个社区的基层工作人员展开研讨,着力推动短期社会实践向长期化、制度化的合作模式转变。

  实践团与调研社区签署校外实践基地共建协议,为持续开展科普宣传、学生实习实训及课题研究建立了稳定渠道。同时,团队系统梳理并总结多地基层应急工作的优秀经验,如“网格化隐患排查”“智慧烟感联动”机制等,积极推动不同地区之间的经验交流与互鉴。通过这些举措,实践团在高校与社区之间搭建起资源互通、智慧共享的协作桥梁,为提升基层应急管理韧性与实效注入了持续的青春智慧。

光明网 周云圣 郭子轩 王嘉琰 王家硕

原文链接:https://share.gmw.cn/gongyi/2025-09/30/content_38322746.htm

 

编辑:李居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