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媒体矿大 > 正文

中国教育电视台就航空禁带无3C认证充电宝采访公共管理学院撒浩轩教授

来源:中国教育电视台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5-07-08

7月3日晚上8:30,《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1)就目前“禁止无3C认证充电宝航空登机规定”电话连线直播采访了公共管理学院撒浩轩教授。面对这次出台的禁止无3C认证充电宝登机的规定,不少人提出政策一刀切的质疑,应该如何加强大家对政策的认识?撒浩轩教授在节目中做出了多维度解答。

撒浩轩教授认为,这次出台的禁止无3C认证充电宝登机的规定,不仅仅是一个航空管理措施,更是一次安全系统治理和平台监管的体现。3C认证相当于给充电宝贴上一个安全身份证,保证它的质量可验证,也方便各方快速识别安全风险。对锂电池产品来说,这是目前最可行、最明确的安全把关方式,从制度层面先“上把锁”。当然,有些人觉得这样的措施“一刀切”会带来不便,但从应急管理和航空安全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一种守住底线的手段。航空运输的安全要求极其严格。相比旅客的不便,先把最突出、最难辨别的高风险部分统一限制住,是目前最务实、最有效的做法。 当然,未来完全可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向更智能化、分级分类的管理模式发展。比如推动全国范围的产品溯源数据库建设,或者推广带电子标签的可扫码识别充电宝,让安检更加科学、灵活,而不是永远依赖简单的“一刀切”。同时,机场也可以探索寄存、租赁或者以旧换新等服务,让旅客在遇到限制时也能有合理的应急选项,减轻大家的不便。 最后,其实很多人对锂电池产品的风险并不清楚,比如“三无”产品容量虚标、电芯老化,遇到高温或磕碰可能燃烧爆炸,这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大家要在日常生活里提高风险意识,这不光是为登机安全负责,也是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撒浩轩为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特聘教授,校高层次人才“攀登学者”,曾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从事学习与研究工作15年,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治理、应急管理、住房与碳中和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