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参加创业计划竞赛

学生在社会实践基地实习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安全工程学院团委深入实施“青春铸魂”“青春赋能”“青春护航”“青春建功”四大工程,聚焦“思政引领、协同育人、志愿服务、科创报国”四大核心要素,通过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浸润学生日常,以培育“一流人才”为发展导向,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共青团工作体系,培育出一批批有信念、有梦想、有激情、有情怀的新时代安全青年,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青春力量。
聚焦青春铸魂,持续强化引领力
凝心铸魂,思政浸润引领青年“思想圈”。学院团委以“智慧团建”系统为依托,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扎实推进“三会两制一课”制度,2024年实现主题团日活动、智慧团建、学社衔接、评议激励各类指标完成率100%,覆盖率100%。
依托“学生社区党工委+行健书院”教育管理模式,面向全院1600余名青年学生,创新构建“领、导、促、展”四位一体的学习体系,全年开展“阅读,悦享”“信仰公开课”等理论学习活动200余次,打造理论学习新课堂。结合重大纪念日、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青春影鉴”“传承红色基因”等特色主题团日活动百余次,充分利用“家门口的红色资源”,组织青年学生奔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体验学习,引导青年学生在历史场景、地方实景中学思践悟。校优秀团支部书记温明雅表示,“我真切感受到,越来越多的青年小伙伴加入到我们的主题团日活动中,共同学习进步是我们不断创新团日活动形式、更好团结青年学子的最大初衷”。
师生协同,品牌活动融入青年“活动圈”。深化“教授有约”“对话1+N”“青年说青年行”“青春面对面”四大思政品牌活动内涵,全年共计开展103期,邀请全国黄大年教师团队林柏泉等32位知名学科教授为同学们讲安全学科前沿,谈专业使命担当;鼓励学生自主邀请专业大咖交流访谈,对话“全国煤炭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刘应科、杨威等22名教授,使学生拓展学术视野,培育创新思维;邀请30名青年教师与青年学子面对面交流,帮助同学们明晰发展路径,确定个人生涯规划;组建19名朋辈导师团队开展青年说青年行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2024年度共计有30余名本科生通过优才培育计划进入教授团队进行专业培养。
聚焦青春赋能,不断提升影响力
学以启智,明辨笃行。学院团委扎实推进“1311”学风建设工程,即以创建优良学风班为目标,在宿舍、社区、晚自习三个阵地,实施一系列学业帮扶举措,建立一套优秀拔尖学生的奖励机制,充分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抓住入学、升学、就业关键节点,通过开学典礼、学科专业认知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帮助同学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为每个班级聘任学业“朋辈导师”,高质量开展“明星集体”“力行学子”巡回报告会,组织开展“学霸课堂”“最美笔记大赛”“最美宿舍”等多项活动,切实提升学风建设质量。其中,安全工程2020级5班在2024届毕业典礼上被点名表扬,28名同学全员升学,奖学金覆盖率达100%,12人获国家级、省级荣誉,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他们将以更加意气风发的姿态阔步迈往下一个征程。
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学院团委通过“师生趣味运动会”“新生篮球赛”“拔河比赛”等体育活动,激发青年学生的活力和凝聚力,学院先后斩获学校第六十三届运动会女子组团体总分第二名、第十五届大学生体育大会团体总分第五名等多项荣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展“陶瓶彩绘”“香包制作”“扎染”等文艺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文化之美、音乐之美、心灵之美,进一步丰富青年学生的文化生活。通过宿舍文化艺术节活动,对最美宿舍、最佳舍友、最棒宿舍vlog进行评选,树立了一批积极向上、和谐上进的集体,其中2021级宿舍梅三B2092宿舍3人直博1人硕博,受到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学院团委一直坚持“月月有主题,次次有亮点”的活动组织理念,共承办校级活动30项,院级活动60项。多次荣获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华采奖、学院科协荣获活动先进科协称号,学院社团联合会荣获校优秀社团业务指导单位称号,知行社荣获校优秀社团。
聚焦青春护航,不断提升服务力
志愿于心,实践于行。学院团委致力于打造“专业化、品牌化、常态化”志愿服务体系,构建“专业+服务”双轮驱动模式,培育“119消防安全月”品牌活动,校内外多渠道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讲科普,组织消防安全逃生演练。创新开展“践行安全使命,守护校园安全”专业特色实践活动,建立双周校园消防安全隐患检查机制,在校园安全治理中深化专业实践,助力校园安全。创建“望城社区”“泰山社区”“和信敬老院”“徐州博物馆共建”等志愿服务共建基地22个,稳定输送高质量志愿者500余人,真正使青年在志愿服务中走进基层和社区,在服务社会中感悟青春力量,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人员众多、活动覆盖面广、活动效果显著,先后被新华网、学习强国等多个主流媒体进行报道。学院青协荣获2024年青年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奖,1个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2024年青年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奖。
能源报国,矿野躬行。学院团委统筹谋划“行走的思政课-社会实践大课堂”,科学组建团队、系统开展培训。创新打造“五青+五力”的工作格局,全方位推动“实习实践一体化”工作,组织实践团队分别前往煤企、核电、消防队、安科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实践,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到矿山煤海建功立业。2024年暑期,学院团委组建了1支省级重点团队,4支校级重点路线团队,49支院级重点团队,集合本硕博500余名师生奔赴全国20个省市开展社会实践,获得20余篇省市级以上新闻报道,同时形成1篇访谈录、9篇调研报告等不同形式的实践成果。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乔文博同学在参与煤矿一线实习实践后,毅然放弃保研资格,投身煤矿一线,立志为祖国煤矿安全事业添砖加瓦。
聚焦青春建功,多维提升贡献力
青春筑梦,科创报国。安全工程学院团委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构建“1233”创新创业工作体系,即把握“十四五”规划目标,依托重大“平台-团队-项目”联动育人模式和国家-省-校-院阶梯协同育人模式,聚焦“‘双一流’学科建设的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维度”“学科精神文化传承的维度”,实施“基础课程提升”“专业素养提升”“科创竞赛提升”三项工程,形成“每班有项目、各专业有平台”的专业竞赛体系。引导学生心
怀“国之大者”,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科研攻关。利用学院一流师资队伍优势,营造“教师倾心指导,学生用心参与”的创新创业氛围,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理念,鼓励学生们在竞赛中成长。2024年学院1支队伍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2支队伍分别荣获江苏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金奖、银奖,4支队伍获得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作品大赛一等奖,其他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10余项。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安全工程学院团委持续开展“成长观、成才观、就业观、事业观”为核心的主题教育,先后组织开展“校友论坛”“生涯规划大赛”“简历一对一”等20余场就业指导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通过优秀校友的典型事迹在学生群体中大力弘扬一代代安全人“扎根一线、攻坚克难、创新敬业”的时代价值与使命担当。近三年学院基层就业占总就业人数的60%,毕业生群体中涌现出很多先进典型,有荣获“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的曹佐勇、汪浩;有累计参与各类火灾扑救、抢险救援等2300余次的四川西昌森林火灾救火英雄刘吉力玮;有圆满完成全国两会、“一带一路”峰会等重大安保任务的基层消防员武世亮。
展望未来,安全工程学院团委将以更饱满的状态和更昂扬的斗志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