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视点新闻 > 正文

学校举办“杰青荟”青年科学家徐州行暨第四届中国矿业大学青年学者创新论坛

来源:科学技术研究院 江卫东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 赵海琳   摄影:孙璐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4-09-28

 

论坛现场

校党委常委张万海讲话

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吴乐讲话

共青团徐州市委副书记张娜讲话

论坛现场

9月27日上午,“杰青荟”青年科学家徐州行暨第四届中国矿业大学青年学者创新论坛在学校南湖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开幕。校党委常委张万海,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吴乐,共青团徐州市委副书记张娜出席开幕式。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苏州大学和我校的青年学者200余人参加了论坛。

张万海代表学校对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各位青年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向大家长期以来对中国矿业大学发展给予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学校概况以及近年来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所取得的成效,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对提高青年人才培养质量、厚植青年科技人才建功立业沃土、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意义。

吴乐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对中国矿业大学和共青团徐州市委对“杰青荟”组织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从“有基础、有机制、有特色”三个视角简要介绍了“杰青荟”活动品牌,强调了活动在加速引导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向创新主阵地集聚,为青年科学家提供应用研究和创新创业平台,推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以及助力青年科学家从产业实际中凝练科学问题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他希望通过此次“杰青荟”品牌活动的开展,参会的杰出青年科学家与矿大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充分交流碰撞思想,启迪智慧,激发创新,助力青年人才成长发展。

共青团徐州市委副书记张娜简要介绍了徐州历史和发展现状,以及近年来徐州市共青团组织在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的主要做法和成效,邀请与会青年学者常聚徐州、共话合作、共谋发展,通过加强与高校的沟通交流,共同推动青年科技人才工作走深走实,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更好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特邀专家报告会上,东南大学柴人杰教授、南京大学余林蔚教授、东南大学曹世杰教授、河海大学鲁春辉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道强教授、苏州大学王殳凹教授和我校原熙博教授,分别以“成长成才经历分享”“晶硅纳米线三维生长集成技术创新历程—及个人经历分享”“流动:从建筑到城市”“坚持‘四个面向’,找准科技创新突破方向”“成长成才经历分享”“我和苏州大学的放射化学研究”“谈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与成才”为题,为与会青年学者做了分享交流报告。

据悉,为激发青年学者的科研创新活力,活跃学术氛围,感受知名学者的学术情怀,引导青年学者坚持学术诚信、崇尚科学精神,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为我校建设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我校已连续组织举办了四届青年学者创新论坛活动。本届“杰青荟”青年科学家徐州行暨中国矿业大学青年学者创新论坛由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指导单位,由共青团徐州市委,徐州市青年联合会,我校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教代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院、人力资源部共同主办。

 

 

编辑:李居铭   

一审:桂夏辉   

二审:刘尧

三审:陈文